惠陽區統計局
2019年6月
2018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一、綜合
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GDP)544.14億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0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97.85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29.28億元,增長3.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54:42.8調整為3.1:54.8:42.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0029元,增長4.1%。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63億元,比上年增長6.8%。稅收總額120.06億元,增長21.8%。其中,國稅收入70.88億元,增長12.1%;地稅收入49.17億元,增長39.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1.8%。
年末全區就業人員38.3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1萬人。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為3.48萬人、21.94萬人、12.8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36%。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79萬畝,比上年下降4.5%,其中稻谷7.90萬畝,與上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26.79萬畝,增長0.1%;花生種植面積3.03萬畝,下降2%;水果種植面積10.71萬畝,下降3.9%。
全年糧食產量3.96萬噸,比上年下降9.5%,其中稻谷2.89萬噸,下降4.8%;蔬菜產量45.66萬噸,增長1%;花生產量0.55萬噸,與上年持平;水果產量5.37萬噸,增長47.6%。
全年肉類總產量0.70萬噸,比上年下降18.2%。其中,豬肉產量0.25萬噸,下降20.4%。全年水產品產量0.49萬噸,下降3.4%。
三、規模以上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五大行業增加值增長4.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5.7%。其中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4%,為我區工業主導力量。
表1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工業投資下降8.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2%。
全年投資超億元工業項目14個,完成投資合計占全部工業投資的60.6%。
表2 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分類情況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9.3%。商品房建筑面積1300.09萬平方米,增長11.9%;商品房竣工面積61.73萬平方米,下降40.4%。商品房銷售面積288.89萬平方米,增長5%;商品房銷售金額365.33億元,增長5.2%。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46億元,比上年增長9.9%。從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58.23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52.72億元,增長9.6%;住宿和餐飲業16.23億元,增長6.4%,其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3.72億元,下降1.2%。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804.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1%。其中國內游客707.99萬人,國際游客96.30萬人,分別增長23.1%和22.8%。接待住宿游客448.89萬人次,增長15.5%;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9.30億元,增長21.9%,其中國際旅游收入5109.38萬美元,增長23.3%。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467.37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出口331.50億元,下降1%;進口135.87億元,增長3.7%。出口大于進口195.63億元。
全年新簽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24宗,比上年增加31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17億美元,增長47.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61億美元,增長47.7%。
七、交通、郵電和用電
年末公交車路數39條,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439輛,實有出租汽車229輛。縣道202線良井至白花段改造基本完成,對接深圳的白云大道動工建設,東華大道等4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惠州機場通航城市增至27個,年旅客吞吐量188萬人次。經停惠州南站的列車137列,年客流量720萬人次。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7.9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20.20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28.25萬戶。新增4G基站238個,光纖入戶率138.3%,位居全市第2。
全年全區用電量85.9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其中工業用電量67.77億千瓦時,增長7.1%。全年秋長、淡水用電量合計47.58億千瓦時,占全區用電量的55.4%。其中,秋長工業用電量30.96億千瓦時,占全區工業用電量的45.7%。
八、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43.4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0.8%。人民幣貸款余額642.68億元,增長30.9%。同期,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821.33億元,增長15%。人民幣存款余額809.91億元,增長14.9%。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231.13億元,增長18.8%;住戶存款395.85億元,增長8.3%。
表3 2018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區共有學校272所,在校生200819人。其中,小學94所,在校生97491人;普通中學47所,在校生6075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全年考入大學5816人。
表4 2018年中小學教育發展情況
單位:人
年末全區共有區屬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4個,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49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071人。其中,高級職稱1124人,中級職稱6420人,初級職稱6527人。全年專利申請數3963件,專利授權數2274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100%,有線電視用戶11.70萬戶。圖書館藏書量63.01萬冊。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39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5個。衛生機構床位2904張。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503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860人。
全區體育健兒在省第十五屆運動會中共獲獎牌7枚,在2018年市男子籃球聯賽、惠州市第26屆乒乓球比賽中分別贏得了冠軍和多個單項冠軍。惠陽區2018年運動會勝利舉辦,為歷年來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體育賽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0.89萬人。戶籍人口39.94萬人,出生率15.47‰;,死亡率3.93‰,自然增長率11.54‰。
表5 2018年戶籍人口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3.7元,增長6.6%,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61.1元,增長5.6%,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9.1元,增長11.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0587元,增長6.3%,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4.4%。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7.07萬人,比上年增長7.3%。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19萬人,增長1.5%。參加失業保險14.74萬人,增長1.9%。參加工傷保險24.09萬人,增長0.9%。全年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群眾1451戶、2802人。其中,城鎮230戶、386人;農村1221戶、2416人。
十二、城市建設
全年建成新圩村村通水源工程,惠陽水廠二期工程通水運行,新增日供水規模20萬噸。完成村道硬化、鄉道拓寬和縣鄉道“暢返不暢”路面修補14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農村公路密度位居全國前列,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區)。220千伏LNG送電線路、110千伏麻溪輸變電工程順利投產。新增4K電視應用示范小區2個,新建通信基站90座,光纖入戶率、寬帶普及率位居全市前列。統籌推進交通治堵工作,完成人民路排坊段等5項擁堵路段改造工程,優化改造城區路口12個。“智慧城管”正式運營,查處違法用地5.74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設64.5萬平方米。
十三、環境保護
全年建設森林碳匯重點林業生態工程5000畝,統籌改造桉樹2000畝,撫育森林2.53萬畝,森林覆蓋率48.24%。秋長街道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小鎮,新增市級森林村莊20個。新建社區公園4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65平方米。建成建筑垃圾受納場5個。打造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12個,獲評省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區。建成惠陽環境園、鴻海精細化工基地大氣監測預警系統,22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驗收,關閉關停重污染企業8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42宗,處罰金額3460萬元。勝宏科技、聯想電子獲認定全國綠色工廠,2家企業完成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空氣質量長期保持國家二級以上標準。
注:1、本公報中2018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均為初步核定數,其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