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助力惠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目標,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面開展“四個年”活動,突出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綜合
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GDP)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5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60.23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211.12億元,增長9.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7:52.7:43.6調整為3.2:53.4:43.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81268元,增長10.1%。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稅收總額98.28億元,增長42.9%。其中,國稅收入63.23億元,增長47.6%;地稅收入35.05億元,增長35.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1.8%。
年末全區就業人員38.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1萬人。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為3.27萬人、22.68萬人、12.6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1萬畝,比上年增長1.5%,其中稻谷7.90萬畝,增長5.4%;蔬菜種植面積26.77萬畝,增長3.9%;花生種植面積3.09萬畝,增長28.9%;水果種植面積11.15萬畝,增長8.4%。
全年糧食產量4.38萬噸,比上年增長5.4%,其中稻谷3.03萬噸,增長8.2%;蔬菜產量45.20萬噸,增長5.6%;花生產量0.55萬噸,增長29.5%;水果產量3.64萬噸,增長8.3%。
全年肉類總產量0.85萬噸,比上年下降2.7%。其中,豬肉產量0.32萬噸,下降16.1%。全年水產品產量0.51萬噸,增長1.8%。
三、規模以上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6.84億元,比上年增長16.7%。
全年五大行業增加值196.1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3.5%,同比增長25.4%,其中電子行業增加值155.84億元,增長29.5%,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
指 標 | 增加值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規模以上工業 | 266.84 | 16.7 |
# 五大行業 | 196.10 | 25.4 |
# 電子行業 | 155.84 | 29.5 |
家具制造業 | 12.64 | 1.4 |
金屬制品業 | 9.18 | 28.1 |
化學原料及其制造業 | 9.34 | 4.2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9.10 | 19.9 |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其中,工業投資115.28億元,增長0.2%;第三產業投資178.22億元,增長33.8%。
全年投資上5000萬元工業項目51個,完成投資合計79.79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的69.2%。
表2 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分類情況
指 標 | 絕對數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固定資產投資 | 293.50 | 18.2 |
其中:基礎設施 | 26.17 | 19.2 |
其中:第一產業 | — | — |
第二產業 | 115.28 | 0.2 |
工業 #工業技術改造 | 115.28 65.32 | 0.2 24.4 |
第三產業 | 178.22 | 33.8 |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47.27億元,比上年增長38.6%。商品房建筑面積1162.22萬平方米,增長9.2%;商品房竣工面積103.65萬平方米,增長82.4%。商品房銷售面積275.16萬平方米,增長25.9%;商品房銷售金額347.15億元,增長68.4%。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從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44.04億元,增長11.4%,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46.80億元,增長9.7%;住宿和餐飲業15.25億元,增長5.5%,其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2.94億元,增長0.7%。
全區接待游客總人數達653.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1%。其中接待過夜人數388.79萬人次,增長13.6%;接待國內游客574.92萬人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78.44萬人次,分別增長16.6%和12.5%。旅游總收入24.04億元,增長16.1%;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1.18億元,同比增長16.8%,海外入境旅游收入4266.66萬美元,增長2.4%。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465.68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其中出口334.68億元,增長27.3%;進口131億元,增長28.9%。出口大于進口203.68億元。
全年新簽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3宗,比上年增加51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51億美元,增長8.2%;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5億美元,下降50.5%。
七、交通、郵電和用電
年末全區公路通車里程1787公里。公交車路數37條,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425輛,實有出租汽車229輛。機場路二期和縣道205線永馬段建成通車,秋溪路新深惠快速至經四路段動工建設,白云大道改造工程順利推進。惠州機場通航城市增至18座,年旅客吞吐量達95.7萬人次。經停惠州南站的列車增至139列,日均客流量達2萬人次。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2.51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7.1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達25.02萬戶。新建通信基站66個,光纖入戶率位居全市前列。
全年全區用電量78.0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7%。其中工業用電量62.51億千瓦時,增長24.3%。全年秋長、淡水用電量合計45.64億千瓦時,占全區用電量的58.5%。其中,秋長工業用電量30.90億千瓦時,占全區工業用電量的49.4%。
八、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92.03億元,同比增長28.3%。人民幣貸款余額491.07億元,增長28.3%。同期,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14.26億元,增長24%。人民幣存款余額704.90億元,增長25.0%。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194.54億元,增長21.4%;住戶存款365.47億元,增長15.3%。
表3 2017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 標 | 年末數 | 增長% |
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 714.26 704.90 | 24.0 25.0 |
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 | 194.54 | 21.4 |
住戶存款 | 365.47 | 15.3 |
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 492.03 491.07 | 28.3 28.3 |
其中:中長期貸款 | 449.00 | 32.1 |
短期貸款 | 36.44 | -4.3 |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區共有學校265所,在校生189024人。其中,小學94所,在校生90500人;普通中學45所,在校生5882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
表4 2017年中小學教育發展情況
單位:人
指 標 | 專任教師 | 招 生 | 在校生 | 畢業生 |
小學 | 4304 | 17550 | 90500 | 13500 |
普通中學 | 3820 | 20212 | 58823 | 19655 |
年末全區共有區屬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4個,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9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073人。其中,高級職稱998人,中級職稱6170人,初級職稱6905人。全年專利申請數4533件,專利授權數1633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12.70萬戶。圖書館藏書量60.63萬冊。歌舞廳40家,網吧130家。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36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4個。衛生機構床位2709張。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491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85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9.99萬人。戶籍人口38.41萬人,出生率16.41‰,死亡率4.54‰,自然增長率11.87‰。
表5 2017年戶籍人口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指 標 | 年末數 | 比重(%) |
全區戶籍人口 | 38.41 | 100.0 |
其中:城鎮 | 21.89 | 57.0 |
鄉村 | 16.52 | 43.0 |
其中:男性 | 19.31 | 50.3 |
女性 | 19.11 | 49.7 |
其中:0-17歲 | 9.14 | 23.8 |
18-34歲 | 11.00 | 28.6 |
35-59歲 | 13.65 | 35.5 |
60歲及以上 | 4.62 | 12.0 |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5.3元,比上年增長9.9%,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增長8.0%。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66430元,增長10.2%,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3%。
年末全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2.2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9.09人。全年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群眾1906戶、3757人。其中,城鎮299戶、493人;農村1607戶、3264人。
十二、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管理“三網”工程成效初顯,完成半島體育文化公園一期和淡澳河公園升級改造,秋長文化中心公園和茶園順居文體公園建成開園,云新大道、荔興西路、康壽路3條中心城區連接路動工建設,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橋南排澇站投入使用。惠陽水廠二期完成管道鋪設20公里。建成“智慧城管”監督指揮中心。
十三、環境保護
全年完成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等林業生態工程1.1萬畝,改造桉樹林2500畝,新增市級森林公園1個、市級森林村莊20個,森林覆蓋率48.23%。11條重點河涌整治任務順利完成,古屋水、橫嶺水基本消除黑臭,淡水污水處理廠一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城區污水處理一廠完成改造通水運行,全區新增截污管網30公里。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6座,實現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通過清潔生產驗收企業38家,完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8個、減排項目7個。提標整治省控廢氣污染企業10家,關閉關停重污染企業6家,淘汰黃標車132輛。
注:1、本公報中2017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均為初步核定數,其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總額及地稅收入增長速度按可比口徑計算。
4、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