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將舉辦,深圳首次作為主會場,精心籌備了眾多看點十足的創客活動,眾多國外創客聚集深圳。
與其它參展單位不同,深圳首個創客空間柴火創客空間在深圳主會場展示了首間柴火造物中心(x.factory)的運營圖示。該中心一頭連著國內外創客,一頭連著深圳的優勢產業集群,既可以幫助創客們便捷地將創意項目變為現實,也可以促進新項目在產業中的應用,鏈接全球創客促進產業升級。
據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介紹,首間柴火造物中心——深圳南山區萬科云設計公社將于本月正式開放,未來柴火造物中心將復制到全國各地的產業聚集地。升級后的柴火造物中心將成為全球化科技創新與產業集群升級的“路由器”,實現“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向“innovate with China”(與中國創造)的轉變。
打通創客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渠道
今年年初,位于深圳西麗的矽遞科技有限公司突然來了一個背著大背包的西班牙男士。這位疲憊的創客稱自己因為深圳“硬件硅谷”的名聲專程前來,但不知道找怎樣的機構、場所創意,最終只好在論壇網友的建議下找到了矽遞科技。
近兩年來,深圳作為我國科技創新高地,迎來“雙創”的蓬勃發展。不過,全國各地涌現的創客空間、眾創空間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海外創客慕名而來,卻不知道該去何處。另外,傳統的建筑、服裝等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各種設備苦于無法與創客對接。創客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渠道亟須打通。
“如何鏈接全球創客與產業集群,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潘昊表示,通過引進產業集聚地的專業設備,來自全球各地的創客可便捷地將創意項目實現出來,而在產品原型的打造過程中,相關產業可發揮技術優勢,提供技術專家作為顧問,與創客們協作創新,促進新項目在產業中的應用。
10月底即將開放的首間柴火造物中心——深圳南山區萬科云設計公社地處建筑設計、家具設計公司等中小企業的集聚地,這里將發展為以建筑設計、智能家居為特色的造物中心。
潘昊舉例說,來自國外的一名創客帶著一個智能書桌的項目來到柴火造物中心,家具廠商的技術顧問可以為他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協助創客將智能書桌的原型打造出來。雙方通力協作的過程中,家具廠商認為這個項目有市場前景,于是,柴火造物中心將創客的項目對接給家具廠商,快速實現小批量生產。這不僅縮短了新技術從原型到小批量生產的周期,而且為傳統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
創業創客之火越燒越旺
近年來,深圳作為“硬件硅谷”的形象在全球范圍內更加凸顯,創客之火越燒越旺。
1年前,中科創客學院的高精度桌面機械手Dobot機械、生毛豆私人氣象站亮相全國雙創周北京主會場。10月12日,中科創客學院的多個項目將亮相全國雙創周深圳主會場,其中,Dobot機械項目正在進行B輪融資,估值約2億美元。
記者10日從中科創客學院了解到,該院2014年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共同發起成立,過去一年已在北京、武漢、廣州、烏鎮、西安、長沙等全國10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或平臺。截至目前,中科創客學院已入駐項目120余個、創客千余名,并與深創投共同發起“紅土創客基金”,一期規模2.5億元人民幣。
自去年提出打造國際創客中心后,深圳的創客陣營不斷擴容。截至今年8月,深圳共資助科技孵化器22個,創客空間74個,創客服務平臺44個,個人創客創業項目近400個,資助金額3.4億元。創客創新創業空間平臺體系已初具規模。
2015年,深圳出臺了《深圳市關于促進創客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設立了創客專項資金,每年投入5億元,用于創客空間建設、創客人才培育、創客公共服務建設、創客文化營造、創客創新與創業等方面的扶持。
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介紹,截至今年8月,深圳市級以上各類創新載體已經達到1421家,各類眾創空間超過180家,擁有孵化場地面積460多萬平方米,在孵企業6000余家。
南方日報記者 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