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細菌滋生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敗變質,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發、易發期。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預防各類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惠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特提示如下:
一、餐飲服務提供者
加強食品采購管理
1. 嚴格執行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采購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2.不采購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有毒有害、超過保質期等法律法規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3.采購畜禽肉類時,要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還要查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加強食品儲存管理
1.要強化對溫度、濕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原料管理,確保食品原料處于符合保障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按需配備冷藏冷凍設備,設施設備應當定期清潔、校準、維護,確保持續有效運行。
2.要定期對食品庫房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特別要確保庫房有良好的通風、防潮及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的裝置,冷凍、冷藏(柜)庫要有顯示內部溫度的設備,并持續有效運行,能夠符合食品及原料儲存溫度要求;
3.要將食品及原料分區、分架、分類、離墻、離地放置。冷凍(藏)貯存食品時,不得堆積、擠壓存放。及時清理腐敗變質與感官性狀異常、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
規范食品加工制作過程
1. 保持食品加工場所清潔衛生,定期對加工場所、設施設備進行清潔消毒。
2.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制作食品,做到生熟分開、葷素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3.加工制作的食品要燒熟煮透,中心溫度達到 70℃以上;需要冷藏、冷凍的食品要按照規定的溫度條件存放和運輸。
4. 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
5.加強對涼菜、豆角、黃花、豆漿等高風險食品管理,不向消費者提供野生蘑菇;學校食堂不得外購直接入口食品。
做好食品留樣工作
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養老機構食堂、醫療機構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中用餐單位,以及重大活動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對每餐次加工制作的所有品種食品進行留樣。
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閉專用容器內,并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 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 125 克。
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
1.從業人員要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每日進行健康晨檢,發現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癥的人員,應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2.從業人員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勤洗手、勤消毒。
二、消費者
選擇安全的餐飲場所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經營許可證》、環境整潔、信譽度高的餐飲單位就餐。
——盡量不選擇在路邊攤、無證照小餐飲等場所就餐。
注意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
——就餐時,如發現餐飲單位提供的食品感官性狀異常、有異味或變質,應停止食用,并及時向餐飲單位反映或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謹慎食用高風險食品
——夏秋季節,應謹慎食用涼拌菜、生食水產品、野生蘑菇、四季豆、鮮黃花菜等高風險食品。
——食用海鮮時,要選擇新鮮的,徹底煮熟后再食用,避免食用貝類等容易富集毒素的海鮮。
合理膳食,適量點餐
——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避免暴飲暴食。
——倡導“光盤行動”,適量點餐,剩余食品要打包帶走,避免浪費。
惠陽區食藥安辦
惠陽區市場監管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