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簡介
2022年5月
我省在高校本專科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社會資助和“綠色通道”制度等多形式、多渠道的資助政策體系,確保每一位大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入學時,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的當天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報到注冊,入校后再向學校申報家庭經濟困難,由學校核實認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高校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中,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
一、綠色通道
為切實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教育部等部門規定各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須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對被錄取入學,家庭經濟確實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貸款對象是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生)。貸款金額原則上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申請金額不超過12000元。2020年1月1日起,新簽訂的助學貸款合同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Y-30個基點(即LPR5Y-0.3%)執行。貸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貸款學生畢業后的前五年內只需償還利息不需還本金,自畢業第六年起開始償還本金和利息,助學貸款年限可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大學新生和在校生可在秋季學期開學前(一般為每年7月-9月)向戶籍所在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已申請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可直接在網上申請續貸。
三、本專科生國家獎助學金
(一)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
獎勵對象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二年級及以上優秀在校學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同一學年內,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并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二)本專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
獎勵對象是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二年級及以上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學年內,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并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獎學金。
(三)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是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含預科生),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具體標準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圍內自主確定,可分為2-3檔。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學生全部享受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
四、廣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資助
資助對象是當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廣東省戶籍的家庭經濟困難本專科一年級新生,每人最高不超過6000元。考入省內高校的新生開學時向學校申請,考入省外高校的新生向戶籍所在地縣級教育部門申請。
五、廣東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大學生資助
資助對象是廣東省少數民族聚居區戶籍并在廣東省少數民族聚居區接受完整義務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少數民族在校大學生,每生每年10000元,資助周期為本專科就讀期間。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向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民族工作部門提出申請。
六、南粵扶殘助學工程
資助對象是當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廣東省戶籍全日制殘疾人在校大學生,專科生、本科生分別一次性每人資助10000元、15000元。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大學生向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級殘聯提出申請。
七、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等政策
(一)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兵役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及退役復學后學費減免
補助對象是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在校生、畢業生及退役后復學的原高校在校生,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校學生。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和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補償、對在校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含校園地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行代償,退役后復學的原高校在校生實行學費減免。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和學費減免的補助標準為本專科生每生每年不超過12000元。
(二)退役士兵國家教育資助政策
對退役后,自主就業,通過全國統一高考或高職分類招考方式考入高等學校并到校報到的入學新生實行學費減免,學費減免標準為本專科生每生每年不超過12000元。
(三)“三支一扶”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廣東省高校學生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繼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工作滿1年以上,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可申請財政代償。
(四)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
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及暫緩就業的專科以上學歷(學位)畢業生,或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到農村從教,符合《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的實施辦法》(粵教師〔2018〕9號)基本條件和范圍的可享受農村教師上崗退費政策。上崗退費標準按照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每人每年8000元,其中藝術類(音樂、美術、舞蹈)、特殊教育專業畢業并擔任對應學科的教師每人每年12000元,退費年限為4年;專科學歷每人每年8000元,其中藝術類(音樂、美術、舞蹈)、特殊教育專業畢業并擔任對應學科的教師每人每年12000元,退費年限為3年。
八、學校其他資助措施
(一)勤工助學
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最低小時工資不低于高校按所在地當年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
(二)校內獎助學金等資助
高校利用從事業收入(民辦學校從學費收入)提取的學生獎助基金、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資金等,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學費減免等校內資助項目。
各地各普通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本地本校的學生資助政策,具體內容可向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咨詢。
溫馨提醒
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需要填寫一張申請表,這張表會隨錄取通知書和政策簡介一并下發,無需蓋章,但需要個人承諾并簽字,希望你誠實守信、如實填寫。如果你是原建檔立卡、低保、特困供養等學生或是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記得帶上相關材料復印件。
安全預警
開學前后往往是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期,一些詐騙分子會冒充大學老師、資助機構工作人員等,給新生發短信、打電話、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種手段騙取錢財,或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引誘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請你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誘惑,避免上當。要想了解學生資助政策的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jybzzzx)、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http://www.xszz.cee.edu.cn)、“廣東教育”微信公眾號(gdsj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