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鐘薇薇
聯系電話:0752-3377098
行政執法監督投訴舉報電話:0752-3362119
值班值守電話:0752-3362119
電子郵箱(行政執法監督投訴舉報郵箱):hyqyjglj0752@huiyang.gov.cn
郵政編碼:516213
辦公地址:惠陽區三和街道鐵門扇村人防路惠陽區應急管理局6樓辦公室
第一條根據《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印發<廣東省關于區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8〕59號)和《中共惠陽區委惠陽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惠陽區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惠陽委發〔2019〕1號),制定本規定。
第三條區應急管理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按照區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應急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統籌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全區鎮(街道)和部門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和綜合救災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二)擬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規范性文件,組織編制區應急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擬訂相關草案、規程和標準并組織實施。
(三)統籌全區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分級應對制度,綜合協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組織編制區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專項預案,指導編制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推動應急避難設施建設。
(四)牽頭建立統一的應急管理信息系統,負責信息傳輸和共享,建立監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依法統一發布災情。
(五)組織指導應對突發事件工作。組織協調安全生產類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指導協調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負責區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綜合研判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并提出應對建議。協助區委、區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六)統一指揮協調全區各類應急專業隊伍,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推進指揮平臺對接,提請銜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七)統籌應急救援力量建設。統籌森林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負責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生產安全事故救援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指導鎮街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協調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八)協調聯系消防應急、火災預防、火災撲救等工作。
(九)指導協調森林火災、水旱災害、冰凍、臺風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負責自然災害預警工作,指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
(十)依法行使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創新和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監管。
(十一)按照分級、屬地原則,依法監督檢查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和煙花爆竹經營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依法組織并指導監督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
(十二)依法組織指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調查評估工作。
(十三)開展應急管理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的跨區域救援工作。
(十四)制定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救援裝備規劃并組織實施。牽頭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平臺和調撥制度,在救災時統一調度。
(十五)負責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指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
(十六)完成區委、區政府和市應急管理局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七)職能轉變。區應急管理局應當加強、優化、統籌全區應急能力建設,構建全區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體系,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
1.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提高全區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2.堅持以人為本,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公眾知識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范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